「我參加過實境節目」「我旅居過兩個國家」請問哪一個關於我的介紹訊息,哪個是真的?哪個是假的?
今年初,我參加了「文案的美」舉辦的交流聚會,活動的破冰遊戲很別出心裁, 30秒的自我介紹裡面除了介紹自己,還請大家穿插兩則訊息,一則為真、一則為假。
提高實體互動的自我介紹,還能快速記住成員
其他人的版本包含「我是三寶媽、我投資美股十年」「我有兩貓一狗、我的職業是寵物溝通師」….等,這種你初次見面壓根不會知道的內容。
神奇的是,我除了可以一一分辨和我同組成員的真假訊息,其他組派出來的,我幾乎每一個都猜對。更好笑的是,和我同組以至於全班五十幾個參加者,都認為「我參加過實境節目」是真實的訊息。但我沒有。
不知道哪裡來的想法,我想出這個兩種訊息來混淆視聽。
關於人設這件事,是可以強化的
在介紹的時候,我還特別用上台簡報的口條,口齒清晰、語速緩慢的自我介紹,默默想把我自己的人設往「參加節目」的方向亂帶風向,結果還真的成功了?
什麼是旅居?旅居一般來說,是在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地域以外的地方,進行的生活和工作。
我在介紹的時候,又特別定義我說的「旅居」是至少停留、居住同一個地方超過一個月以上。而我確實旅居過兩個國家,一個是在大三時去捷克參加實習,在捷克住了快兩個月。
另一次,則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一年,因為想學韓語,而在釜山住了一個月半(然後得了肺炎回台灣重病兩個月)。文章:旅居韓國,那年我在釜山學韓語
把交流的重點還給參加者,是實體活動成功的關鍵
活動內容除了破冰遊戲很有趣以外,整個交流會有點類似尾牙的感覺,每次問答都有禮物,而且真的有深度的和網路關鍵字做結合。比如,比手畫腳的活動列出了去年的25個網路時事關鍵字,包含「人與人的連結」「蕾神之槌」「大排長龍」「clubhouse」「左思右想」「麟洋配」等,經營社群、寫文案一定看到的時事梗。
一般公司辦的交流活動,都會無可避免的流於主辦方的工作經驗和成果發表。
但文案的美,卻做到把重心放在參加者的「交流」上,偶爾帶入自己公司的成果或課程作為活動進行的點綴,很有意思。而且,除了讓參加者交流以外,講到公司成立超過六年,還把團隊工作夥伴介紹給聽眾、讓他們接受大家的鼓掌,無論是出自於真心的感謝、或是流於形式的介紹鼓掌,我都覺得這種創辦人很讓人敬佩
參加心得很久沒參加交流活動,文案的美真的是我這幾年來參加過最有趣的工作人交流場合,雖然創辦人說未來只會一年一次心理覺得有點可惜,還好我這次參加到了!
建議追蹤一下他們的紛絲頁 文案的美才能立馬搶到活動票 !
結語:
如果你要介紹自己,你的一真一假訊息會是什麼?
填問卷幫我決定下一篇的文章發展方向!
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!寫作是我人生的一大樂趣,我希望可以提供更多讀者有興趣的文章,請你花30秒幫我填問卷,告訴我,接下來我的寫作重點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!
填寫問卷幫助我進行主題發想: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7MlGB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