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距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成為顯學,從美國到台灣,就業市場顯示現在是大缺工時代、大離職時代。沒有提供遠距工作的企業,即將被市場淘汰。不用進辦公室上班,真的很棒。但,整天在家工作,真的就比較好嗎?
遠距工作真的比較好嗎?大部分是
答案因人而異。作為一個遠距工作者超過四年的時間,大部分的時候我都覺得比進辦公室好。因為不用浪費時間在通勤、著裝、和不必要的會議還有各種辦公室的文化流程,真的比較好。
但也是有很多缺點的,之前的文章提到焦慮、過度補償的工作心態、冒牌者症候群,還有總是要burnout的感覺,算是所有遠距工作的必經之路。(文章:如何對抗職涯焦慮?遠距工作四年,對我真實有效的3件事和3本書推薦,幫你克服工作上的職涯焦慮)
隨著時間過去,有些症狀找到的解藥,有些,則還在對抗之中。作為一個在家工作邁入第四年的人,我發現了一些進階的對策,就是生活的時序感。
遠距工作的進階對策,建立生活的時序感
除了劃分工作和休息的區塊,建立生活的時序感也很重要,你需要外在的變化,告訴你現在妳處在工作模式的第幾階段、現在該做什麼。
像是讀書時代,校園會有的上課鐘響、下課鐘響,讓你知道下一節是數學課還是體育課。雖然只是個微小的時間提示,但對心理層面和體力層面的準備,有意想不到的幫助。
遠距工作者的常見症頭,現在幾點?什麼,明天連假?
自從在家遠距工作後,就失去了時序感,對我來說,外頭的日子是白天、還是黑夜,是假日還是平日,感受差別沒有很大。
我也常常看到其他的自僱者、遠距工作者說,「原來下禮拜過年啊,完全沒發現」、「原來已經工作超過10小時了啊,難怪這麼累」。忙著工作到下午時,有時候才會驚覺發現,「原來我還沒吃午餐。」
失去時序感的生活,對身體和心理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
不過,最近對時序的感覺卻慢慢回來了,因為生活中的充滿了無法忽視時間戳記。
上個月買了一個掃地機器人,因為是小米的牌子,我和bg都叫他小熊維尼XD
維尼每天早上11點他都會晴雨無阻的起來掃地,不管是我早起寫作的時候,或是在床上賴床的時候,只要維尼開始講話,我就知道11點了。很像回到讀書時期,上課鐘響和下課鐘響的感覺。
每個月一次回醫院回診的時間,在醫院排隊掃健保卡的時候,就會提醒我:啊!一個月又過去了。我這個月過的好嗎?完成了我的小目標了嗎?
讓生活中的聲音,成為你的時間戳記
生活中其實有很多聲音給你提示,可能是狗的叫聲、鄰居的開門聲、另一半的鬧鐘、電視的整點新聞、某個KOL的內容更新。留意一下周遭環境給你的生活戳記,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時間感,有了時間感、才能對生活有所期待。
像是第四節的下課鐘響,就是抬便當放飯的時候,成為大人的我們,也需要這種第四節的下課鐘響,暫時從工作中下課!
你的生活中也有時間戳記嗎?
相關文章:
日光節約時間是什麼?跨國工作者的文化小煩惱:一年兩次的日光節約時間
寫給遠距工作的你:情緒就是你的資產。檢視自己的情緒負債表,是負債虧損還是盈餘獲利?
在家工作很難專心?找到屬於自己的儀式感。我親身實踐的三大高效工作儀式感分享
下一篇文章寫什麼?
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!寫作是我人生的一大樂趣。我希望可以提供更讀者有興趣的文章,請你花30秒幫我填問卷,告訴我,接下來我的寫作重點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!
填寫問卷幫助我進行主題發想: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7MlGB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