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節約時間是什麼?
夏令時間 (Summer time),又稱日光節約時制、日光節約時間(Daylight saving time),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,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採用的統一時間稱為「夏令時間」。
一般在天亮較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,可以使人早起早睡,減少照明量,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,從而節約照明用電。
美國、加拿大的日光節約時間
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開始,至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結束。
歐洲夏令時間(日光節約時間)
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至10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截止。
日光節約時間起源小故事:富蘭克林覺得法國人太晚起床?
據稱最早有夏令時間構思的是美國著名政治家、科學家班傑明·富蘭克林,他在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期間,由於習慣於當時美國農村世家的早睡早起生活,早上散步時看到法國人10點才起床,夜生活過到深夜。
於是他在1784年給《巴黎雜誌》的編輯寫了一封信,信上說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浪費了大好的陽光,建議他們早睡早起,說每年可以節約6400萬磅蠟燭。
但富蘭克林當時並沒有建議實行夏令時間,只是建議人們應該早睡早起。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統一的時區劃分。不過夏令時間在英語裏就是「節約陽光時間」的意思。

美國正式開始日光節約在1918年
美國在1918年簽署法案規定,每年3月的第二個禮拜天至11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實施日光節約時間,將日出和日落的時間調快一小時;民眾記得在當晚入睡前,調整鬧鐘和手表的設定。
根據聯邦運輸部的解釋,日光節約時間的好處非常多,因為延長日照可以預防交通事故、增加白天的活動量;有運輸部的官員甚至表示,因為夜晚的時間縮短,犯罪率變得更低。
台灣也有實施過日光節約時間
台灣大約在民國34年到69年,也有實施過日光節約時間。(完整的文章和考據參考:台灣日光節約時間之考據)
日光節約時間對跨國工作者的影響:
因為美國時間和台灣時間的時差會改變,所以線上會議的時間在3月和11月要特別記錄一下。不然會雞同鴨講然後漏掉開會的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