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ZALORA沒進中國市場?永遠去打弱的地方,寧願做小地方的龍頭–shared by Joel
SHOPBACK創辦人Joel來台分享過去在新、馬、菲律賓、印尼營運電商時,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不同使用者行為。除了因國家產生的使用者差異,跨國的人才管理和市場切入腳色更是一大學問。SHOPBACK分享會上篇:年營業額58億、橫跨五國市場的SHOPBACK創辦人JOEL來台分享:在地化或陣亡退出市場
以下為分享會後在場觀眾的提問與Joel本人的回答。
Q: ShopBack怎麼進行人才管理的?
他們相信因為在地化很重要,團隊都使用當地團隊(Local Team)。Joel認為當地團隊的connection更強,更讓品牌發展的好。也因為充份授權,每個country manager有點像那個國家的SHOPBACK創辦人,總部給他資源全權由他打造。對此,總部只控制三個東西:
- URL
- Budget
- KPI
Q:股權管理?
他們拿的股票都是總部的股權,因此任何國家發展的好,都對大家有好處,是良性競爭。
Q: SHOPBACK台灣團隊如何打造?怎樣人才適合加入SHOPBACK?
創辦人Joel在進入新市場時,會在當地待三個月,自己面試和篩選來帶出當地團隊。
喜歡的人才為:
1.喜歡找有電商背景(很重要)的人進來,而且能力與見識希望要比創辦人更厲害。而台灣因為電商發展早,電商人才平均年齡相對新馬國家,年紀都較大(現場爆出一片笑聲)。SHOPBACK新加坡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9歲。
2.人才對新創有興趣,因為適合大公司人才和適合新創的人不一樣。
3.對電商這個主題有興趣。
Q:為什麼ZALORA沒進中國市場?你認為如果進了中國市場會遇到什麼問題?
Rocket的觀念「永遠去打弱的地方,寧願做小地方的龍頭」,因為中國市場太競爭了,不要去比較好。(註: Rocket Internet為ZALORA的德國投資母公司,Joel在創辦ShopBack前,在Rocket Internet待了兩年)
Q:怎麼看香港市場?
香港跟新加坡一樣,市場比較小、對大平台比較不重視。但新加坡和香港是一個適合當總部的地方,不是一個適合做業務推廣的地方。假設團隊一開始需要15個人,放在印尼可能會比放在新加坡賺更多錢。
Q:東南亞最後會變成像中國一樣大者恆大嗎?
有這個傾向,例如印尼現在因為亞馬遜和京東都在進來中,當地原本的前幾名EC已經要被吃掉了。
在東南亞因為區分的很細,法律也不一樣。所以EC會各自為王,不同場上佔據不同市場;如印尼第一名一個、新馬一個、泰國一個,應該比較不會有人通吃整個東南亞。
Q:最後會變成都外面來的大廠吃掉當地市場嗎?
比較不會,因為法律關係,都會需要本土團隊經營。
Q:小電商贏得機會?
做vertical永遠會有機會。因為大平台有大平台的問題,針對這些問題去競爭就有機會。
Q:東南亞的線上購物習慣有什麼特別的偏好嗎?
一開始小電商依靠B2B2C的平台來衝流量和吸收知名度,等到茁壯後才開始自立門戶網站經營。
新馬的用戶,尤其是馬來西亞對台灣感覺很良好,當地華人也多,和台灣之間的語言溝通不會有障礙,如果要進軍東南亞,馬來西亞對於台灣來說是比較良好的市場。
Q:馬來西亞大平台有哪些?
Lazada
Qoo10
11street
Q:如何應付各國金流的規定?
Hire一個了解當地法律的規定是很重要的。因為當地法律規定不像新加坡、台灣那樣明確,相對而言比較模糊,當年生意做大時,很容易有人來找你麻煩。所以進軍東南亞ㄧ定要好好看重法律面的規劃。
Q:面對EC平台的Copy Cat怎麼辦?
Copy Cat永遠存在,重點是你要怎麼留下客戶。shopback是靠現金回饋來爭取客戶,所以一旦競爭對手給更好的回饋時,就很容易流失客戶。所以除了提供有競爭力的內容,還要專注在服務上。目前SHOPBACK有10%會流失,但這些流失的客戶就是會斤斤計較的客戶,就讓他走吧,專注在留下來的客戶。
Joel提醒:永遠不要用錢去打市場,沒完沒了。(因為永遠有人比你更有錢)
—
《相關閱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