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減少自己滑手機的時間,我五、六月開始大量的閱讀,只要每次想滑手機,我就先拿一本書起來隨意翻看,不知不覺的看完超多書。光是六月份,我就看完了九本書,並針對其中五本內容寫閱讀心得。而綜合最近甚至以前看過的書,都不斷地重複提到一個概念,「我是足夠好的」(I am enough),我也意識到了自己想法上的改變和書籍給我的啟發。
在《斜槓青年實踐版》提出了一個讓我有感、鏗鏘有力的問句:「我夠不夠好這件事情到底是誰告訴我們的?」我們總以為自己擔心的是別人對我們的看法,但實際上,那個「別人」不是其他人正是自己。
錯失恐懼症、資訊焦慮帶來的內耗情緒
一直以來,我深受休息的罪惡感困擾,我有嚴重的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,也就是「錯失恐懼症」,我常常無意識地認為,需要無止盡的關注所有資訊。
什麼是FOMO 錯失恐懼症?什麼是資訊焦慮?
FOMO「錯失恐懼症」,原本是指由自己的不在場所產生的不安與持續性焦慮,有FOMO症狀的人,總感到自己不在時可能發生非常有意義的事。例如你沒辦法參加大學同學會,那個同學會一定很好玩。
延伸到網路與社群媒體時代,FOMO常常發展手機成癮依賴的現象,總擔心失去或錯過甚麼重要事物的焦慮心情,因此,需要無時無刻關注著最新動態、或是最新資訊。所以從FOMO錯失恐懼症再進階發展成資訊焦慮。
《資訊焦慮》一書解釋,資訊焦慮源於「我們真正了解的」與「我們以為應該了解的」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,資訊爆炸空留鉅量的事實,卻又令人更渴望於「知」;資訊焦慮是資料與知識間的黑洞,資訊一旦無法滿足人們想要或需要知道的,我們的病情會特別嚴重。
我的資訊焦慮現象:越滑手機越沮喪
然而,時時關注著網路資訊的動態,當你在社群上,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參加有趣活動、認真的學習某種新知,發表新內容,往往會出現個聲音:為什麼此時此刻的我只是在滑手機、看動態,而不是出去玩,或是學習新知、發表內容;越滑手機看越多內容,就越感到沮喪與焦慮。
自我批判是傷害自信的情緒內耗
苛責和批判自己的聲音也就越發強烈,這些批判帶來情緒內耗。除了內耗,自我批評還會破壞自信。如果我們總是用一些苛責的標準來評判自己,因為達不到滿意的要求,而產生消極的自我情緒,所以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在《斜槓青年實踐版》提到,消極情緒累積多了就變成消極的自我信念,消極的自我信念一旦形成,就會傾向用於否定和懷疑的態度看自己,使的我們越來越不自信,甚至討厭自己。
會不會對自己太好?有什麼理由需要對自己不好?
但,有時候又擔心如果我不這麼認真要求自己,對自己寬容,我還會進步嗎?在周慕姿的《過度努力》有這麼一段發人省思的內容:「如果接納自己、覺得自己有價值,會不會對自己太好,甚至自己就不會進步?」「有需要對自己很不好的理由嗎?」
是啊,我有什麼需要對自己很不好的理由嗎?沒有吧!每次當我內心休息罪惡感降臨時,明明很累、很想休息放空,但又認為自己不該放鬆、要再努力一下,都會想到《過度努力》的這句話:「有需要對自己很不好的理由嗎?」
辨別你自己內心的聲音和他人的聲音
在《看見自己說的話》這本書提到一個概念,很多時候,我們的聲音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。小孩的聲音是很強的,但隨著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變弱。取而代之的,可能是父母、老師、學校、教會的聲音。
一直以來,人們總告訴你說:聽年長者的話,聽牧師、聽老師的話,從來沒有人告訴你,聽自己的話。
回到那些自我批判的話,也許很多時候,那些都不是自己內心的聲音。在《看見自己說的話》裡分享了三個步驟,教導我們分辨、找回自己的聲音。(文章連結:《看見自己說的話》閱讀心得:用“思考對話”釐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)
接納自己、相信自己是有價值
《過度努力》想告訴我們的是,接納、相信自己有價值的,只是把「什麼對我重要」的這個標準、決定權拿回來,下定決心,想要好好相信自己、對待自己;不把別人那些粗暴羞辱的標準,放在自己身上。
但,我認為活在這個焦慮的時代,即便已經學習了這麼多相關的概念,都還是無法徹底逃脫自我批判帶來的負面情緒。畢竟,我們每個人都想要變得更優秀。
把「反芻思考」轉變成「精緻化反芻」
這也是我在《反芻思考》裡得到的一個概念:我們無法避免反芻思考,就像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感冒生病。
生病時,可以多休息、喝水、補充維他命及看醫生,讓感冒的過程縮短,幫助自己加速復原,平時也可以鍛鍊身體、吃健康的食物提高免疫力,來降低感冒的頻率和影響程度。
反芻思考也是如此,就算看了心理師、進行了各種心理治療,我們仍然無法避免自己陷入反芻思考,但可以採取的行動是,透過平時不斷的練習、傾聽自己、了解事件對我們的意義,幫這自己把「反芻思考」進化成「精緻化反芻」把豬隊友訓練成神隊友,幫助我們加速復原。
面對自我批判,我們還需要「自我慈悲」
除了把反芻思考轉化成精緻化反芻,幫我們找到那些聲音對我們自己真正的意義。另外一個常常在心理諮商界,被提到的概念是「自我慈悲」,這也是我在大人學優秀的社團夥伴裡看到的省思概念。
什麼是自我慈悲?
當我們遭遇到痛苦情緒的時候,比如內心受到的傷害,遇到的挫折,對自己表現不滿意,或討厭自己的某些不足和缺點的時候,學會用友好的方式理解自己出現的情緒,給予自己關懷與鼓勵,就像對待深陷痛苦的好友一樣,不是雪上加霜的批判和指責,加重內心的痛苦,
「自我慈悲」這個概念是由奧斯丁德州大學的Kristin Neff 教授所提出來的,他被證明是幫助我們提高自尊水準,擺脫無價值感,以及停止無休止自我批判的最佳方式。
不僅如此,「自我慈悲」還可以幫助我們更能應對各種不良情緒,降低負面情緒帶來的行動受阻,甚至還能幫助對抗焦慮症憂鬱症。
「自我慈悲」的概念很好理解,但要真正的執行卻非常困難。
諮商師給我的功課:你要學會自我疼惜
我過去諮商大約有兩年多的時間,在完成最後一節諮商時,我的諮商師說:「我要給你一個功課,你要學會自我疼惜」「蛤?什麼叫自我疼惜」我問。
諮商師看我一臉黑人問號,接著解釋:「比如說你想吃春水堂時,就去吃春水堂,不需要考慮自己值不值得,因為你值得」
我的諮商師用的關鍵字是自我疼惜,但後來看了更多相關的書籍,才了解到這就是self-compassion,中文翻譯稱作自我慈悲、自我疼惜、自我關懷或自我疼愛。
我當初覺得這個功課很好笑,沒有特別放在心上,但每次我又再想自己值不值得某個好事好物時,我就會想到諮商師的功課:「你的功課是自我疼惜」。
這個太貴不要買
說來想笑,我有一陣子覺得我不值得吃太貴的食物,但什麼是太貴的食物我也沒辦法確切的說明。
例如,我覺得平時的午餐晚餐,吃便當就好了,去餐廳吃飯很奢侈,我「不應該」這麼奢侈。超市買食材時也「應該」買便宜一點的肉品,像鮭魚、牛肉片這種食材就屬於太貴,我只是要煮飯給自己吃,「不應該」買這麽貴的食材。
但其實我很想吃,你會看到我就站在超市生鮮區前天人交戰,那個畫面想起來我自己都覺得好笑。
「為什麼我不能買比較好吃的鮭魚或牛肉,煮給自己吃?」這個問題愚蠢、好笑又令我心生困擾。
「我很窮嗎?沒有」「我缺錢嗎?不缺」「我喜歡吃嗎?喜歡」「這個煮起來好吃嗎?好吃」「我可以買嗎?不行,太貴不要買」我無法具體的理解這是什麼心態,但隱隱約約的在看完《看見自己說的話》並意識到,這可能是我媽媽或阿嬤的聲音:「太貴了不要買」。
於是,過去的我,常常帶著失望的心情結束食材採買,雖然不是什麼大事,但很想吃又吃不到的心情,也影響了接下來一整天的動力。
有時還會延伸成無意義的內耗對話,像是「不然我表現夠好再買好了,但什麼是夠好?怎樣的好,才能吃貴一點的肉?我現在不夠好嗎?我每天完成並交付我的工作,對客戶負責、認真學習、積極運動、保持正直,我這樣不夠好嗎?」當我現在打出這些內心對話來,都覺得過去的自己真是殘酷。
因為,這些背後的訊息正在否定我自己:「我還沒有好到值得吃好食物的價值」
看了那麼多有關專注力的書,我猛然意識到,過去一直無法進入心流、總是感到很焦躁,也許跟這種日常的意志力消耗有關。(相關文章:寫給遠距工作的你:情緒就是你的資產。檢視自己的情緒負債表,是負債虧損還是盈餘獲利?)
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,就像電玩的生命血量HP值一樣,每當你為了某事逼自己忍耐,就會消耗你的意志力。為了小事浪費意志力,就像打電動在小關卡裡消耗太多HP值,當你需要打大BOSS關卡時,因為HP不夠,你的角色一下子就GG了。專注是意志力的結果,當你需要進階去應付更複雜的工作時,僅存的意志力讓你也無法真正的保持專注、有效思考。
結論:從不夠好到夠好的心態轉折
也許是參與夠多的諮商對話,看了夠多的書、了解很多概念,看了更多他人的真實的分享,真正的渴望接納自己,我今年有幾個瞬間,有個內心聲音告訴我自己:「我是足夠好的」(I am enough)。
我累的時候可以休息、犯錯時也可以被原諒,需要別人幫助時,也可以向他人尋求協助,因為「我是足夠好的」。
從不夠好到我覺得我是夠好的,經歷了一段很顛簸的路,我希望這個足夠好的內心想法,可以更常湧現!